《芳华》年代的青年人

静心境阔 2018-4-28 892


《芳华》年代的青年人

何申

 

看电影《芳华》,我是上午看头场,小放映厅开始只有我一个老头子。开演了陆续进来三对青年情侣,吃着爆米花,窍窍私语,中间还打手机说:正看电影,一帮跳舞的搞对象……给我的感觉,他们没大看明白。我想,主要原因,还是他们不了解那个年代青年人不同的境遇。

上世纪七十年代的青年人,其人生境遇差别不是一般的大,而是“相当”大!在此先不论个别,只说“大拨儿”,普遍性,我看大致能分五等:

第一等,是高干和革命干部在部队当兵的子女。这些人在文革之初是红卫兵,随后多数人因父辈关系条件很快入伍。由于他们从小学习、生活环境优越,基础好,往下脱颖而出,入党提干升职再有新发展,是必然的;也有人有文艺专长,进文工团,如《芳华》中的俊男靓女。当时,不要说大军区文工团,就是军分区文艺宣传队,都是叫人仰视的地方。无论在连队还是文工团,他们身着绿军装,配戴红领章红帽徽,是时代的骄子与宠儿,充满自豪与优越感。用地方青年的话说:最可耐〔爱〕的人说不上,但他们是最让人羡慕的人。

第二等的,是出身好能参军的青年。时值上山下乡热潮,城里青年参军机会少。县以下农村青年当兵,家庭成份首先得是贫农。然后还得有关系,县领导、武装部、公社头头,是大关系。小的是大队革委会主任,重点则是接兵的。几方面沟通交合,没等体检政审下来,内定的都差不多了。当然,没关系的也有能当上的,只要当上兵,按社员的话讲,就是泥鳅上树,鱼跳龙门。往下回来,但凡人活泛些,多数都能找个工作吃商品粮,人生从此改变。

第三等的,是1970年以后上学的,包括中专和大学,叫“工农兵学员”,学制二、三年。这批人百分之百的都是各级“学毛著积极分子”,否则推荐不着。但在当时,上学读书还远不能和日后高考相比——当典型模范、入党提干、“乘火箭升官”等,对一些人有很大的诱惑力。只是谁都没想到,这个学上对了:运动中乘风而上的人,后来都从云端跌下来;当了“工农兵”学员,有学历“大普”,则有安身立命之地。椐统计,全国共有94万“大普”,其中不乏发奋图强者,日后或在仕途上有所进取,或出国学业有成回报祖国的。

第四等人,是在我们这批“老知青”与1974年那批“小知青当中,一些大城市突然安排了几届学生进国营厂当工人。这批人本来都做好了下乡的准备,没想到留城。比比哥哥姐姐,这些人太知足,于是就踏下心别无所求的干下去。因为没有知青“背水一战”改变命运的强烈愿望,这些人的前程多与工厂的命运绑在一起……不少人熬到60岁时,很高兴——每月可以按时领退休金了。

第五等人,是知青中出身不好的、农村中家庭成份高的。这些人属于苦命人。身为知青的“可教育好的子女”,上学、选调,但凡要政审的都没他们的份儿,为此有人在乡下整整熬了十载,“去时陌上花如锦”,归来已是花发人;至于农村“地富子女”,女子尚可嫁,男子光棍一群。后来连上面都看不过去,下政策要称他们“新社员”,但也没叫下去。若是“年年讲,月月讲”继续下去,不出三代,他们这些人不断子绝孙也难觅后人,再找阶级敌人,就得从孩子姥姥家找了。

文革十年,青年人的命运走向,基本上或者说完全是由家庭出身和成份决定的。我想,是五等还是六等七等尚可推敲;谁身在那一等上,与本人也没大关系。而关系之重处,则是中国封建社会之初,就讲阶层等级血统承继。武王伐纣得天下,大封同姓,同室子孙若非傻蛋便可封侯获得领地。历代贤人志士,乃至一些封建皇帝,都知道须破承袭,不拘一格选人材,如举孝廉和推科举。可叹文革以破“四旧”为使命,却产生了最严重的血统传承时期,不能不让人哭笑不得。

《芳华》里的刘峰当美工,有导演冯小刚的影子。冯小刚说:那时我为了见她们〔舞蹈队员〕,准时拿着饭盆去食堂。有时候没看见,我不甘心,又返回来,甚至来来回回三趟。可以肯定,冯小刚或许只能用余光瞥瞥,绝不好意思直视。要是知道自己日后会成大导演,他非得好好瞅上谁一阵,心说,没什么了不起,离我的“冯女郎”,还差一截子!


最新回复 (0)
全部楼主
返回